清華大學培訓效果評估的三種經典模式
2018-06-17 22:04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培訓效果,主要是指公司和受訓者從培訓當中所獲得的收益。這些收益既包括可以用貨幣衡量的收益,如成本降低與銷售提升等,也包括短期內不能用貨幣來衡量的收益,如員工忠誠度提高、團隊精神提高、企業形象提升等。培訓效果評估,是指收集培訓成果并衡量培訓是否有效的過程。從大的方面來看,培訓效果評估可以分為“事前評估”、“事后評估”、“培訓前后的對比評估”三種方式。
1、事前評估
是指在正式實施培訓之前,對培訓項目設計與實施的評估活動。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培訓設計、實施與預期成果的檢驗,來不斷改進培訓的設計和實施水平,從而確保培訓的有效性。因此,事前評估有助于以下活動。
其一,保證培訓組織合理、運行有效。經過事前評估,可以發現培訓項目在設計中的問題,如內容安排與時間安排是否合理等;可以發現培訓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場地的選擇是否合適,資料與設備是否準備充足,培訓師的授課方式與進度是否恰當,授課方式與培訓內容是否匹配,等等。
其二,確保受訓者對培訓項目有較高的滿意度。通過事前評估,可以進一步了解員工對培訓的真正需求,了解受訓者所處的知識和技能層次,了解受訓員工對培訓的真實感受等,進而通過適當調整以滿足受訓者的需求,提高受訓者的滿意度。
▼
事前評估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
一是“實驗性測試,即在培訓項目正式實施前,對部分員工進行抽樣的“實驗性”的培訓,以檢驗培訓設計與實施方法合理性的過程;
二是“專家論證法”,即邀請部分受訓員工及其上級、管理專家、項目專家等組成“專家小組”,以內部研討的方式來討論培訓的設計方案,從而確保培訓設計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
2、事后評估
是指在培訓正式實施之后,對培訓所帶來的成果進行全面衡量和分析的過程。事后評估常用的方法有:試卷測試、專家面試、行為分析、績效評估和顧客評價等。
一般來說,事后評估可以發揮以下作用:
其一,督促員工學習。在培訓實施前,明確通知員工本次培訓擬采用的考試與考核方法,確保員工在培訓過程中態度認真并關注培訓重點,從而提高培訓的效果。
其二,衡量培訓效果。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經常性的活動之一,通過事后評估,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對培訓項目的效果進行衡量。這一過程既是對本部門工作的認真總結,也是對企業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培訓的一個“交代”。
其三,不斷提升培訓的水平。通過評估活動,可以判斷培訓的有效性;通過對培訓效果的分析,可以發現本次培訓的成功經驗與失敗的教訓,從而為不斷提升培訓水平奠定基礎。
事后評估是培訓效果評估的常見模式,很多公司都在采用,因此不予過多介紹。
3、培訓前后的對比評估
對員工行為、態度、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可以通過培訓前后的對比結果來評估培訓效果。比如:員工行為方面,可比較培訓前后的規范化程度;服務態度方面,可比較培訓前后的客戶評價分數;質量控制方面(技能),可比較培訓前后的良品率,等等。具體操作辦法,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第四章的案例分析——“安利公司的培訓體現建設”。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抓住時機驗收激勵成果才能使激勱效果最大化
組織管理:AAR的三個原則
培養集團高管:培訓、評價和體驗
誰來負責初任經理的轉型?常見問題解析!
企業培訓常見誤區,你中招了嗎?
干貨丨新員工培訓HR需要注意的四點
清華大學培訓班:三招打造“公平”的薪酬!
清華大學研修班:業務人員績效考核三大指標
清華研修班:培訓這么做才留得住新員工
清華大學研修班:向華為學習新員工培訓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大學培訓效果評估的三種經典模式 相關課程
- 上一篇:某資訊公司流程管理項目紀實
- 下一篇:物業公司人員定崗定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