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顯示工業:OLED與LCD誰領風流 /編號:YN263bA
2014-12-24 06:31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現在預言為時尚早
近兩年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成為中國平板顯示行業一個很熱點的詞匯。剛從前的2009年更被認為是OLED的“騰飛年”。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始終有OLED將會取代液晶顯示器(LCD)的傳言。現在OLED的風生水起更讓很多業內人士發生了這樣的疑難:中國顯示產業未來到底會以哪種技術為主導?剛剛戰勝等離子(PDP)從而成為中國顯示產業主流技術的LCD到底還能走多遠?OLED是否會很快取代LCD?
為了探討這些關聯到我國顯示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話題,近日,《科學時報》記者分辨訪問了來自我國液晶和OLED領域的技術專家。
科學時報 2010 *** 03 *** 18
成敗取決于市場
索尼公司日前發布,因為暢銷的原因,該公司已決定從3月底開始結束在日本供給其于2007年推出的11英寸OLED電視。這對OLED來說無疑不是一個利好新聞。
OLED顯示技術依驅動方式不同,分為無源驅動OLED(PMOLED)和有源驅動OLED(AMOLED)兩種。中國現有的生產線大多為PMOLED,只能做成4英寸以下的小尺寸OLED面板。與之相比,AMOLED擁有更多的優勢,如采取TFT(薄膜晶體管)基板作為顯示基板,因此理論上可以做任意大的彩色OLED面板,并且可以實現OLED電視、超薄顯示和柔性顯示等。
歐陽鐘燦以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PMOLED技術雖然已經絕對成熟,但在顯示領域的發展空間依然很有限,而AMOLED固然已經量產,但產量少、本錢高,在小尺寸應用上的市場拓展需要必定的時光,在大尺寸應用上還有若干技術問題須要解決。索尼OLED電視退出日本市場就是一個證實。
“OLED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變色引起的壽命問題。”歐陽鐘燦告訴記者,由于OLED產品中藍、綠、紅三原色有機分子的發光壽命不一樣,長時間應用后,色彩的品質會產生變更。
此外,OLED是一種自發光顯示技術,因此,OLED屏上長期點亮的地方時間一長亮度就輕易降低,而別的處所可能還很好。而且,OLED封裝時特別怕水,大尺寸OLED良品率低,這些困難也是制約該產業發展的關鍵。
“維信諾等中國公司在OLED技術積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國內對于AMOLED用TFT背板技術的大規模研發回剛剛開始,還有很多路要走。”歐陽鐘燦說。
只管如斯,歐陽鐘燦認為,國家對于OLED還是應當給予鼎力的攙扶。上世紀90年代,因為我國在TFT *** LCD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投入重大不足,導致面板技術面臨國外壟斷,不得不重走引進的老路,受制于人。“以此為鑒,對繼LCD之后呈現的新一代顯示技術OLED,國家確切應該在其早期階段就給予足夠的器重,免得錯過發展良機。”
歐陽鐘燦認為,液晶和OLED之間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液晶目前重要的應用市場增加空間是在大尺寸電視領域,而OLED目前還遠沒成熟到能夠普遍應用到這一領域。另外,即便在手機、筆記本電腦和監視器用屏上其應用也很少。
“從1990年以來,全球有160家公司參加到發展OLED的行列,然而到最近幾年,卻只剩下三星和友達等少數多少家公司了。除了資金起因外,這是由于要真正量產大尺寸OLED面板,還是需要TFT技術的基礎。”歐陽鐘燦說。
據他介紹,大屏幕LCD和OLED都需要用到TFT技術,因而有TFT *** LCD產業之說,同樣也有TFT *** OLED之說(即AMOLED)。不外,他進一步指出:“雖然兩者都是TFT技術,但請求有較大差別,TFT *** LCD是不發光顯示,其TFT是電壓驅動,用一般非晶硅技術即可,而AMOLED是發光顯示,其TFT是電流驅動,要用低溫多晶硅技術,難度更大,但總的來說,仍是有許多獨特性和繼續性的,清華行業培訓。”
歐陽鐘燦對OLED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倡議:要步步為營,先把小尺寸OLED市場做好,在解決了癥結技術問題后再向大尺寸顯示進軍。“OLED未來的愿望,要害要看能不能做筆記本電腦,而后才干是電視,決議其成敗的是有沒有市場。”歐陽鐘燦認為。
3月5日,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歐陽鐘燦和其余加入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在凝聽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同時都取得了國家發改委對于2009年國民經濟發展方案履行情況與2010年公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草案的呈文。其中,在2010年義務中,政府在加快產業優化進級和策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增進發展方法改變和構造調劑目標中,特殊提到加快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支線飛機、核電等重大工程的實行。“平板顯示被提到如此之高的地位是前所未有的。”歐陽鐘燦說,“作為科技工作者都應該了解、關注我國LCD與OLED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計紅梅)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是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會長。作為“文革”后海內第一批學液晶物理專業的研究生,他關注我國的液晶技術和產業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對OLED也有相稱多的了解。
時下個別的見解是,與LCD相比,OLED具備面板更薄(厚度約1毫米)、對照度更高、反映速度更快、更節能(功耗不到液晶的40%)、更輕(分量僅液晶的33%)等特色,而且完整沒有視角問題。
此外,OLED更大的優勢在于可實現柔性顯示,可以折疊、曲折,甚至裝入口袋里,或者內嵌到衣服上,不顯示時似乎是衣服的一局部,需要時則可以顯示必要信息。同時,在頭盔顯示等微型顯示領域也有其他顯示技術無奈替代的奇特優勢。因此,OLED被稱為“夢幻般的顯示技術”, 也被認為是液晶產品的“欽定接班人”。
然而,歐陽鐘燦認為,現在作出這一論斷還為時過早。因為在OLED不斷走向成熟的時間里,液晶技術也在一直提高,例如液晶電視一直在改良畫質或是功效,這將延伸其在市場上生存的時間。甚至有技術派認為,液晶假如沖破了本身的技術瓶頸,在畫質上可能并不會輸給OLED。
他給《科學時報》記者介紹了一篇刊載于剛剛創刊的《NPG?亞洲資料》雜志上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三星公司的專家們表現,1997年,當PDP剛剛亮相于市場的時候,人們認為它會在大尺寸顯示方面代替LCD,而OLED則會在小尺寸顯示市場克服LCD成為主導,這些猜測到現在為止都已經被證明是過錯的。
“事實上,僅僅經由十幾年的發展,液晶產品就已經基礎上完全戰勝了PDP產品,尤其在大尺寸顯示領域全面超過PDP。很多PDP廠家現在都已退出。”在歐陽鐘燦看來,從陰極射線管(CRT)到PDP,LCD一路勝出,現期近使面對OLED也仍有相當多的優勢,因此未來變數頗多。
“依據目前的情形,至少十年內液晶在筆記本電腦、監督器和電視應用領域仍將盤踞主導位置。”歐陽鐘燦說。
今年年初履新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的邱勇教學是有機光電子與分子工程教導部重點試驗室主任、國度“十一五”“863”打算的“新型平板顯示技巧”重大名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同時也是維信諾公司開創人兼首席迷信家。從1996年起,他就開端率領本人的團隊從事OLED的研討跟開發,并于2001年與相干企業配合樹立了維信諾公司,以專門進行生產工藝技術的開發和出產線的設計與建設。
邱勇告知《科學時報》記者,基于他對OLED技術的懂得,他對OLED的看好并不是根據其現有的發展,而是它未來在大尺寸顯示、照明市場的發展遠景,以及成本下降、制作工藝改進的可能性。“雖然現在還有良多技術問題不解決,但實踐上并非不能解決,只是時間問題,就像LCD終極替換CRT也閱歷了40多年的時間。”
與歐陽鐘燦不約而同的是,邱勇也認為,現在對未來OLED市場作出預測很可能不正確,因為該技術還處于疾速發展之中。“不過,既然有立異可能,天然就會有危險,等到鐵板釘釘的時候再來做,也就沒有自己的份兒了。”邱勇說。
據他流露,當初國家在相關政策上已經對OLED的發展給予了明白的確定和支撐,這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念。2009年對OLED來說是一個拐點。將來,它在技術翻新和工業利用方面都還會有很大的空間。
維信諾公司副總裁張德強是邱勇的第一個博士生,從事OLED研究也有十幾年了。接收《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他顯得有點沖動:“現在我們技術有了,人才步隊也有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加大投資力度擴展規模了。”作為負責市場和銷售的主管,他對OLED的前景異常看好。
據記者了解,2009年是維信諾OLED產品大量量進入市場的第一年。根據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對寰球OLED面板出貨量所作的最新考察講演顯示,這一年維信諾OLED出貨量已位列全球第五,排在前面的分離是三星、LG、先鋒和錸寶。在國內市場,維信諾OLED產品已占領了30%以上的份額,同時還出口韓國、日本等海外市場。
據張德強先容,在已進入的手機和MP3市場的基本上,維信諾今年的重點是開辟包含醫療、車載產品、金融保險、電表等在內的新范疇,并發展聯想、TCL等國際品牌客戶,以進一步拓展運用領域,進步市場份額。“另外,咱們還在開發一些新的產品和技術,例如透明和雙面顯示產品,盼望可能借此引領市場。”張德強說。
他向記者坦言,與LCD比擬,OLED現在在成本上并沒有上風。“7年前,2.4英寸的LCD顯示屏價錢是30美金,而現在卻是4到5美金。技術的發展導致LCD成本降落無比快。”雖然他認為OLED的技術發展十分敏捷,但同時也否認,在相稱長的時間里,LCD會與OLED并存。
據記者了解,對OLED情有獨鐘的并非只有維信諾一家公司。近年來,四川長虹控股的四川虹視和汕尾信利、東莞宏威、廣東中顯等多家國內企業都已試水OLED產業。與液晶不同的是,我國在OLED領域已經控制了相當多的核心技術,其中尤以維信諾公司為代表。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0年3月,邱勇和他的團隊共申請OLED專利213件,其中中國創造專利174件,國外發現專利39件;已獲授權專利86件,其中國外受權專利10件。不僅如此,他們還介入并負責了OLED國際和國家尺度的制訂。邱勇還曾擔負OLED國際標準中測試方式標準工作組組長。而在液晶產業中,中國在其早期發展階段一直與標準無緣。
邱勇向《科學時報》記者介紹了他所親歷的OLED發展過程中的兩大標記性事件。其一就是2008年10月維信諾公司依附自主創新技術建成的我國大陸第一條OLED大范圍生產線投產,這帶動了很多國內企業跟進。其二就是他所帶領的團隊在國際上首創了將OLED技術應用到航天領域的先例,解決了高亮度、高比較度、抗震撼、抗電磁煩擾等技術問題,所研制的OLED顯示器勝利應用于“神七”艙外航天服上。“這所有都明示著我國在OLED領域占有宏大的發展空間。”邱勇認為。
邱勇的信心來自于多年積聚的中心技術。“我們的目的是,應用存在自主常識產權的技術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參加國際競爭,將OLED發展成有別于以往CRT、液晶的,領有新的發展模式的產業。”邱勇說。
OLED的中國機遇
相關的主題文章:- 丘成桐:學識不是傳說 /編號:WR390qd
- 一附院:急診小嬰兒心臟手術創海內紀錄 /編號:ME549yv
- “啟明”與清華共建車載電子研發核心 /編號:OH516qx
- 2010中國人機交互研究會在京召開 /編號:TL013sc
- 進一步擴展內需的稅收政策研討/編號:VP570pW
- 調節收入調配的稅式支出政策/編號:GE679IA
- 論偷稅、漏稅、欠稅、抗稅的政策界定/編號:UU882hQ
- 論企業所得稅制跟個人所得稅制的連接/編號:VQ8640v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伍暉:進軍“電化學” /編號:IS4483W
一附院:急診小嬰兒心臟手術創海內紀錄 /編
我在清華一年間 /編號:MG296lM
浪潮為清華打造首個高校百萬億次超算 /編號
張春賢會面胡跟平一行 /編號:TD526cS
世界頂尖高校校長聚會清華分享治校教訓 /編
48歲的陳吉寧20日出任清華大學校長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行業培訓
中國顯示工業:OLED與LCD誰領風流 /編號:YN263bA 相關課程